新聞背景: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
新華網南寧8月11日電(記者程群)北部灣位于中國南海西北部,是指中國的廣西沿海、廣東雷州半島、海南西部,以及越南東北部所圍成的海域,即通常所說的“兩國四方”。總面積近13萬平方公里。
2006年7月20日,在廣西南寧召開的環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提出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構想,這一合作區包括中國、越南,以及隔海相鄰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文萊等7個國家。中國與這些東盟國家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具備進一步深化合作與開發的良好基礎。
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超越單純的地理概念。由于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包括了大部分東盟國家和中國多個沿海省區,經濟互補性強,雖然直接層面的地區發展水平還不高,但周邊有發達的珠三角、臺灣地區以及東盟國家新加坡,輻射能力較強。
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就是要把它作為中國與東盟合作一個新的次區域合作,這個次區域合作的特點是更加充分發揮海上通道的作用,加強港口物流合作,加快產業對接與分工,促進相互貿易與投資,大力發展臨海工業,聯合開發海上資源,加快臨海城市發展,形成一批互補互利、相互促進、各具特色的港口群、產業群和城市群。推進中國與東盟的海上合作,符合中國與東盟次區域經濟合作從“單一”走向“多元”的大趨勢。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成,這是中國參與建成的首個自由貿易區,也是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合作內容最為豐富的自由貿易區。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重點合作區域,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區建設尤為重要。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既是廣西發展的需要,也是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向深層次發展的需要,符合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和外交方針,有利于豐富中國-東盟合作內容,使中國與東盟次區域合作從單一的“陸上合作”走向相互呼應的“海陸合作”;有利于更好地服務國家周邊外交戰略和資源能源戰略,確保國家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有利于完善中國沿海地區區域發展布局,形成“兩角兩灣兩岸”的發展格局。
2010年8月12日至13日,第五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將在廣西南寧舉行。本屆論壇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與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為主題,并設有三個議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與南寧-新加坡通道建設;北部灣對話世界500強——泛北部灣經濟合作中的國際投資與產業發展;泛北部灣航運、港口、物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