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9月19日報道:從明天起,在東盟進行跨境貿易的合格出口商將能在一項新的貨品統一認證計劃下獲益,在認證貨物的源頭時行政程序將簡化。若是出口本地制造產品,制造商也無須向海關提呈成本表。
東盟所有成員國已核準修訂東盟產品貿易協定的第一協議(First Protocol),同意采納東盟統一認證計劃(ASEAN-wide Single Certification Scheme)。這項計劃明天起啟動。
新加坡關稅局與貿工部在聯合文告中指出,新計劃將促進跨區域貿易,因為下來商家不會因還沒申請到貨物源頭認證書而耽誤出貨,制造商也不用為本地制造品向關稅局提呈制造成本表。
貿工部副常任秘書(貿易)吳鵬毅認為,在冠病疫情期間,新加坡企業面對許多挑戰,這時執行新的統一認證計劃非常適時。他說:“這也反映東盟組織盡管面對冠病疫情沖擊,在簡化關稅程序與加強供應鏈連接方面的堅持。在這艱難時刻,這也會給我們的企業帶來實際利益。”
東盟10國是在今年1月22日簽署第一協議。根據文告,下來合格出口商在還未獲關稅局的貨物源頭認證書前,將能根據自己的時間自行完成申報程序,如提呈商業發票、賬單和出貨單等。
本地出口商等企業也對新安排表示歡迎。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東南亞區域總裁王金榜指出,計劃將為貨主帶來便利,包括節省時間和成本,這也意味著港口清關程序可變得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