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7日,中國—東盟中心在京舉辦紀念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研討會。本次研討會主題為“推動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在新常態下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外交部特別代表張九桓大使、東盟副秘書長康富、印尼駐華大使周浩黎、文萊駐華大使拉赫馬尼、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胡正躍、中國駐東盟大使鄧錫軍,東盟十國駐華使館、專家學者、新聞媒體等約100人與會,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翟崑主持。研討會回顧過去30年來中國與東盟合作的豐碩成果,就雙方關系未來可持續發展等深入探討,積極建言獻策。
中國外交部特別代表張九桓大使表示,30年來,中國和東盟關系取得跨越式發展和令人矚目的成就。雙方率先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率先建成自貿區,各領域合作日益深化,始終引領東亞區域合作。中國東盟關系是亞太地區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為地區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的重要支柱。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和東盟國家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樹立了地區抗疫和經濟復蘇的樣板。面對新的國際形勢,中國與東盟要繼續深化全方位友好合作,不斷加強政治互信,持續深化抗疫合作,全力推進經濟復蘇,進一步釋放雙方關系潛力,攜手開創中國—東盟合作新時代。
東盟副秘書長康富在視頻發言中表示,30年來,中國與東盟關系不斷發展深化,合作領域持續拓寬,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三大合作支柱日益鞏固。雙方戰略伙伴關系已成為本地區最富內涵和最具活力的伙伴關系之一。中方支持東盟中心地位、東盟共同體建設和一體化進程,雙方通過對話協商不斷加強政治互信和務實合作,共同致力于維護和促進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雙方積極落實中國—東盟自貿協定,雙邊貿易額和投資額實現跨越式增長。人文領域交流與合作方興未艾,加深了雙方民眾間相互了解和深厚友誼。在疫情沖擊下,中國與東盟守望相助、攜手抗疫,共同加強公共衛生領域合作,確保地區和全球供應鏈暢通穩定。東盟愿與中方共同努力,建立更加緊密的伙伴關系,推動雙方關系邁上新臺階。
印尼駐華大使周浩黎表示,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年來,在政治安全、經濟、人文等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切實惠及地區人民。展望未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中國—東盟合作必將進一步提質升級,向著共同繁榮的長遠目標不斷邁進。實現可持續發展對東盟和中國關系未來發展至關重要,雙方應分享在減貧、適應氣候變化、維護糧食安全等方面的最佳實踐,共同努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當前形勢下,期待中國繼續支持東盟國家抗擊疫情,繼續向東盟國家提供疫苗支持,加強雙方公共衛生安全合作。印尼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動區域和全球經濟復蘇,建設開放自由的全球貿易體系。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陳德海表示,中國和東盟是休戚與共的朋友,始終秉持共同體意識,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中國和東盟是共同發展的伙伴,始終以人為本,促進規劃融合和聯動發展。中國和東盟是和諧相處的友鄰,始終遵循相互尊重、協商一致的“東亞方式”,照顧彼此關切和核心利益,大力弘揚亞洲價值觀。中國和東盟是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者和地區和平穩定的捍衛者,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始終維護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致力于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中國和東盟領導人將2021年確定為可持續發展合作年,均致力于加強溝通與協調,在新常態下實現可持續發展。雙方應在生態環保、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減貧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早日生效和實施,推進高質量“一帶一路”合作,深化在數字經濟、技術創新、藍色經濟等方面伙伴關系,共同落實好《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2030年愿景》和《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聯合宣言的行動計劃(2021-2025)》。今年是中國—東盟中心成立十周年。中心愿與各方攜手并進,為建設更加密切、更高水平的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做出積極貢獻。
泰國駐華大使阿塔育和馬來西亞駐華大使努西爾萬為研討會發來祝賀視頻,回顧中國和東盟30年來同舟共濟、共同發展的光輝歷程,對雙方在新常態下夯實合作、再創輝煌表達衷心祝福。
中國駐東盟大使鄧錫軍全面介紹今年中國與東盟舉行的重要會晤和各領域合作成果。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胡正躍、前駐菲律賓大使馬克卿結合各自外交經歷,總結中國東盟三十年相處之道。翟崑教授、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所長郭延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劉暢等學者深刻分析世界和地區形勢演變以及中國—東盟關系在全球格局地位進一步提升。大家認為,中國與東盟攜手共進的成功在于堅持講信修睦、平等相待,堅持守望相助、合作共贏,堅持協商一致,維護多邊主義。中國—東盟關系正處在新起點,面臨新機遇。雙方應守正創新,乘勢而上,深化政治互信,加強抗疫合作,推動經濟復蘇,進一步釋放雙邊關系活力和潛力,共同建設好團結和諧的地區大家庭,為開創更為精彩強勁的下一個30年不懈努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日報、新浪網等媒體對研討會進行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