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oot id="yyyom"></tfoot>
<ul id="yyyom"><sup id="yyyom"></sup></ul>

中國發展帶來機遇 東南亞留學生逐夢中國

來源:中國僑網 作者:陳璟春


7月24日,來自法國的MARIOW RIVET和同學一起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習漢語。 湯彥俊 攝

  教育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來華留學生規模突破44萬,相比2012年增加4.5萬人,中國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地國。而東盟國家來華留學生從2010年的約5萬人增長到2016年的超過8萬人。越來越多的東南亞學生選擇到中國學習深造,實現人生理想。

  到中國留學,實現學好漢語的共同心愿

  汪蓋剛翁學校位于泰國南部的巴蜀府。這是一所泰國皇家私立學校,入學的孩子絕大多數家境貧寒,學校為他們提供免費的教學和食宿。

  高三學生邵佳煒寫起自己的中文名來毫不含糊,言談中充滿對中國的向往。去年10月,邵佳煒和幾名同學一起參加了漢語水平考試,現在正在申請孔子學院的獎學金,離留學中國又近了一步。

  在汪蓋剛翁學校,每名高中生都要從5種外語中選擇一門作為必修課,像邵佳煒一樣選擇中文的學生有四成左右,而且這一比例還在上升。這些學習中文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學好漢語,申請獎學金去中國留學。

  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政府獎學金投入。2016年,共有來自183個國家的4.9萬名學生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占在華留學生總數的11%。獎學金向周邊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傾斜。除了中國政府獎學金,孔子學院獎學金、中國各省市政府獎學金、院校獎學金等,都為東南亞貧困家庭的學子留學中國構筑了“造夢空間”。

  從2008年至今,汪蓋剛翁學校已經有20多名學生先后通過孔子學院獎學金實現了留學中國夢。文麗·阿瑪塔雅坤是該學校第二批赴華留學的優秀學生代表。2016年,她從天津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教育碩士專業畢業,今年2月順利入職泰國川喜登大學航空系,為空乘學員教授漢語,實現了當漢語教師的夢想。

  “我的母親是學校的一名勤雜工,如果沒有孔子學院獎學金,我的命運不會發生改變。”阿瑪塔雅坤說。同樣的圓夢故事在老撾、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不斷上演。

  中國發展勢頭好,攻讀優勢學歷課程成主流

  與以往來華留學生多為學習漢語不同,現在選擇攻讀學歷課程的留學生數量日益增加。教育部數據顯示,2016年來華接受學歷教育的人數近21萬人,同比增加13.62%,打破了以漢語學習為主的格局,學科分布更加合理。據統計,2016年赴華學習漢語的人數占總人數的38.2%,相比2012年下降了15.3個百分點,更多學生赴華學習漢語以外專業,就讀人數最多的學科依次為西醫、工科、經濟和管理。

  老撾女孩提妲貼·叻瑪妮從華僑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畢業后工作了一年,現在廣西民族大學攻讀國際商務碩士課程。課余時間,她幫著經商的父母出謀劃策,拓展家族生意。叻瑪妮說,“現在老撾和中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很多,中國在經濟、科技和教育等領域十分先進,許多老撾人都想來中國看看,在老撾做生意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我希望能在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做出貢獻。”目前,叻瑪妮的父母把4個孩子都送到中國念書,她認為自己的父母非常有遠見。

  隨著中國經濟地位的上升,到中國學習經濟與貿易相關專業成為潮流。馬來西亞留華同學會會長莫澤林認為,馬來西亞學子應當把握“中國機會”,他表示,對中國越是了解,對個人的發展就越有優勢。

  26歲的林暐杰是馬來西亞人,正在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攻讀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我對軌道交通行業十分感興趣,所以5年前從馬來西亞本地的大學畢業后,加入了中國中車株機公司投資的南車吉隆坡維保有限公司,擔任工程師。”去年,他了解到中國中車和同濟大學合作推出了軌道交通國際化人才培養計劃,他立即提出申請。“馬來西亞的軌道交通行業未來發展很可觀,但現在還處于起步階段。同濟大學的課程涵蓋了車輛技術、運營管理等理念,我希望學習和體驗中國的軌道交通技術和知識,以后運用在公司和馬來西亞軌道交通行業上。”林暐杰說。

  播撒友誼種子,促進中國與東盟民心相通

  近年來,東南亞很多國家興起學習漢語熱。華人群體利用先天優勢,學習漢語,走近中國,促進了相關國家與中國的民心相通。

  因為看好中國內陸省份的發展潛力,新加坡華人陳志豪大四時選擇到武漢大學交換一個學期。“去武漢大學上學前,我正在上海實習。”陳志豪就讀于新加坡管理大學商業管理和政治科學專業。新加坡管理大學與中國多所高校有交流合作項目。“當時我的同學大多選擇到中國沿海的一些大學學習,但是我覺得中國的內陸省份更有發展前景。”陳志豪說。在武漢大學交流后他入職新加坡政府部門,并于2015年被派駐重慶工作。

  馬來西亞是華人較多的國家。據統計,目前共有近6000名馬來西亞留學生在中國留學,其中一半是修讀短期課程,另外3000多人則是在攻讀本科、碩士或博士課程。沈佳潓正在湖南師范大學對外漢語碩士專業就讀。而她本科畢業于華僑大學對外漢語專業。“我從小在國立學校讀書,深深了解到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來之不易,這讓我堅定了信心,大學畢業后要對馬來西亞華文教育事業有所回饋。”沈佳潓認為,到中國學習,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有利于更深入了解中國。

  許國榮現在是馬來西亞一家網絡新聞臺的制片人,他的新聞理想正是從中國啟航。2003年,也就是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的前一年,他來到這所大學修讀新聞系本科課程。那里活潑自由的校園氛圍,讓許國榮有機會接觸到當時還很新潮的新媒體。跟著老師做片子、參加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都成為許國榮難忘的回憶。

  去年是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年,以“教育優先、共圓夢想”為主題,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了近300項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柬方院長謝莫尼勒告訴本報記者,通過中國政府獎學金,一大批柬埔寨學生有機會赴華留學,播撒下柬中友誼的種子。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重點之一,東南亞學生赴華留學正是民心相通的最佳助力。(俞懿春)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动漫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洗澡|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91久久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久9这里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 99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臀 |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日韩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久久免费视频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网影视| 91综合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国产精品bbwbbwbbw|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影视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