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0日,以“交流與共享——中國—東盟藝術教育合作與發展”為主題的第11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辦。本次論壇系第13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國文化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東盟中心、全國文化藝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協辦。中國文化部副部長丁偉、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黃日波、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新聞文化旅游部副部長沙灣空·拉沙蒙迪、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中國教育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司副司長陳盈暉等出席開幕式并分別致辭,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藝術教育領域的官員和專家學者以及東盟秘書處、東盟基金會代表等百余人參加。
丁偉副部長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文化是構建中國—東盟全面合作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在促進中國和東盟文化關系發展、推進東亞區域文化合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已成為中國與東盟文化對話合作的重要平臺。中國文化部將與東盟方攜手,進一步深化雙方在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中國—東盟關系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文化支撐和民意基礎。他期待各方嘉賓在此次論壇期間深入交流,凝聚共識,互利合作,推動中國—東盟文化關系繁榮發展。
黃日波副主席表示,廣西擁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和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與東盟各國交往歷史悠久,合作成果豐碩。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為廣西擴大同東盟合作帶來新的機遇。廣西將繼續積極發揮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通道,打造西南、東南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紐帶。他表示,今年中國—東盟文化論壇進入新的10年,廣西將以此為契機,深化中國—東盟藝術教育領域交流,共建開放合作平臺,推動雙方文化藝術共同發展。
拉沙蒙迪副部長表示,老撾位于中南半島中心位置,歷史悠久、文化多元。新形勢下,老撾積極采取措施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創新工作,并通過文化交流推動多層次、多種類文化藝術發展。老撾與中國互為友好鄰邦,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友好合作持續發展。期待此次論壇能夠成為進一步推動中國和東盟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推動雙方文化藝術領域人力資源的合作與發展。
楊秀萍秘書長表示,中國和東盟各國都擁有悠久和燦爛的文化。在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下,各方應積極加強藝術教育交流與合作,共同探討如何在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推動文化創新。為此,她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加強藝術教育相關領域的政策交流;二是探討在中國和東盟高等藝術院校之間建立合作網絡和平臺;三是將藝術人才培養同文化產業發展相結合;四是為展示中國和東盟優秀藝術教育成果搭建新平臺。她表示,中心將繼續充分發揮一站式信息和活動中心作用,積極宣傳介紹雙方文化發展和藝術教育成果,為雙方藝術教育機構交流與合作搭建更多的平臺,為促進東盟共同體建設、深化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做出新貢獻。
陳盈暉副司長表示,教育合作是中國與東盟國家深化交流合作的亮點。中國教育部將認真落實雙方領導人倡議和共識,整合搭建好政府間教育高層磋商平臺、教育領域專業人士務實合作平臺、教師學生友好往來平臺,持續擴大留學生互派規模,加大青少年交流力度,設計更多區域特色顯著的品牌項目,推動中國—東盟教育和人文交流進一步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