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5日,“中國—東盟省市長對話:地方政府在國際產能合作中的角色”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舉行。會議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海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主辦,中國—東盟中心為支持單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主持了會議,中國—東盟中心楊秀萍秘書長與海南省省長劉賜貴、天津市副市長趙海山、陜西省副省長王莉霞、南京市副市長儲永宏、青島市副市長董曉莉、菲律賓卡丹圖安內斯省省長阿拉塞麗·博納爾蒂諾·王、老撾萬象市副市長科菲拉萬·阿飛亞拉斯、越南檳椥省人民委員會主席高文重、馬來西亞檳城州行政議員章瑛、柬埔寨磅湛省副省長考索安、新加坡國會議員孫雪玲、泰國普吉府副府尹喬克第·阿莫瓦特等來自中國、東盟各省市政府、協會及企業界代表出席了對話會。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謝元表示,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地方政府作為貼近老百姓的行政單位,相互間的合作更加接地氣、惠民生,日益成為國家間關系的重要補充,相信今天的對話會將從地方政府的角度為中國—東盟產能合作貢獻智慧和力量。
劉賜貴省長表示,隨著東盟共同體的正式成立、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深入推進,中國—東盟關系正站在嶄新的起點上。海南是中國對外開放與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海南的產業結構與東盟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希望通過今天面對面的交流,進一步加深對東盟各省市的了解,探討合作模式,挖掘合作潛力,實現互惠對接。
楊秘書長表示,當前,全球經濟處于深度調整之中,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已成為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國—東盟產能發展處于不同階段,雙方互有需求。開展合作將有利于降低東盟采購成本,支持東盟工業發展,也有助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和東盟共同體的建成,將為深化中國—東盟產能合作提供新的機遇。中國與東盟的地方省市應抓住這些機遇,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對接,推動產能合作取得實質性成果。企業是產能合作的主體,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是加強國際產能合作的原動力。我們應通過改善投資環境、提供金融支持、協助企業對接等方式為企業間開展合作搭建平臺。
與會嘉賓圍繞“互聯互通,夯實國家產能合作的基礎”、“構建政府間產能合作信息共享平臺”和“推動和引導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三個議題展開討論。嘉賓們表示,中國與東盟地緣相近,經濟往來密切,合作潛力巨大。加強產能合作將為構建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建立更加堅實的經濟基礎。嘉賓們重點介紹了所在省市或企業優惠的政策環境和產能方面的優勢,希望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同打造地方政府國際產能合作交流平臺,加強互聯互通,增進了解和友誼,實現互利共贏,造福雙方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