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8日,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蔚藍絲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特展”在福建泉州舉辦。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出席了開幕活動并致辭。文化部副部長丁偉、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紅、泉州市委書記鄭新聰,菲律賓駐華大使埃爾琳達、科威特駐華大使穆罕默德·薩利赫·祖維赫、駐華使節及國際機構代表等出席了開幕活動。丁偉副部長、李紅副省長、楊秀萍秘書長、鄭新聰書記共同參加了升帆啟航儀式。
李紅副省長在致辭中指出,“海上絲綢之路”連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是一條象征和平、友誼、合作、繁榮之路。福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和發祥地,有著特殊的區位和歷史優勢。在中央全面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之際,福建發揮面向亞太地區的主要開放窗口作用,被確定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她表示,在此次藝術節期間,福建省專門策劃舉辦了兩個以“海絲”為主題的展覽,在高端文化平臺展示“海絲”沿線各國文化精品,展示海上絲綢之路豐富人文內涵,增進亞洲各國互聯互通,深化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為促進新福建建設和服務國家戰略做出不懈努力。
楊秀萍秘書長表示,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舉辦此次活動意義特殊。海上絲綢之路自古就是一條商貿往來之路、文明互鑒之路、友好合作之路。它緊密聯系亞洲、非洲、歐洲等沿線各國人民,留下了許多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歷史佳話。新時期,為了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倡議,得到了包括東盟在內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楊秘書長指出,推進民心相通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東盟應充分為文化交流與合作開辟廣闊空間,奠定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她強調,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建議,明確中國將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加快文化改革發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2015年底東盟將建立共同體,2016年中國—東盟將迎來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面對新形勢,中國—東盟雙方應抓住機遇,規劃未來,不斷深化戰略伙伴關系。她表示,中心將繼續致力于落實中國—東盟領導人達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識,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貢獻力量。
開幕式結束后,丁偉副部長、李紅副省長、楊秀萍秘書長及其他中外嘉賓共同參觀了“蔚藍絲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特展”。此次展覽是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福建省文化廳、泉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承辦,匯集了海上絲綢之路亞洲、非洲沿線30多個國家的200余件(套)作品。活動期間,楊秀萍秘書長還接受了海峽衛視、東南衛視等媒體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