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中國-東盟中心與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合作舉辦了“東盟國家駐華使館官員天津行”活動。七位來自文萊、老撾、緬甸、菲律賓、越南等國駐華使館的教育官員赴天津出席活動。
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國際交流處處長張健青介紹了天津市概況、教育發展情況以及天津市留學環境與服務,尤其對天津為東盟國家提供的獎學金名額及標準作了重點介紹。張健青處長表示,為使留學生更好地適應天津高校的專業學習,天津市教委于2013年9月成立了天津市外國留學生預科學院,統籌天津幾十所大學與高職的語言預科學習,并幫助留學生申請進入天津市大學或高職學習,以及畢業后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地的實習和就業。
天津市外國留學生預科學院院長趙紅弢和常務副院長陳金和介紹了學院概況及其先進的新漢語教學法。天津市外國留學生預科學院希望與中國—東盟中心及東盟駐華使館加強合作,充分發揮中國—東盟中心的渠道作用,聯合設立東盟獎學金,吸引更多東盟學生來天津學習漢語并繼續深造。東盟駐華使館官員與天津市教委及預科學院進行了深入溝通,在問答和互動中進一步了解了雙方需求及所能提供服務。
下午,東盟駐華使館官員參觀了天津市外國留學生預科學院,與東盟各國在讀留學生交流,了解留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他們參觀了留學生剪紙課堂和包餃子課堂,親身體驗了在生活中學習漢語、應用漢語的教學方法,并高興地品嘗了留學生包的餃子。
天津市教委及東盟各國駐華使館官員非常感謝中國—東盟中心為他們搭建的橋梁,表示將與中國—東盟中心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更好地為東盟學生來華學習創造條件。東盟各國駐華使館官員對天津市重視東盟學生前來學習表示高興,對天津市外國留學生預科學院設立東盟獎學金的倡議表示歡迎。
“東盟國家駐華使館官員天津行”活動是中國-東盟中心促進中國-東盟雙十萬學生流動計劃的第六場專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