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趙覺珵 尹野平】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于本月18日至19日在泰國曼谷舉行,這是APEC自2019年以來首次舉行線下領導人會議。此次APEC會議是繼柬埔寨金邊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和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后,東盟國家連續舉辦的第三場高級別會議,凸顯出東盟在區域架構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這是11月12日在泰國首都曼谷拍攝的詩麗吉王后國家會議中心。新華社記者 王騰 攝
展望此次APEC會議,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大使日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他期待東盟國家與中國一道,在APEC平臺發出更強勁的亞洲聲音,為地區經濟復蘇和共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APEC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該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本屆APEC會議的主題為“開放、聯通、平衡”。史忠俊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期待本屆APEC會議在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增長等方面取得進展,希望APEC各成員繼續聚焦發展,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團結一致,實現地區共同繁榮。
史忠俊表示,中國-東盟合作是亞太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但中國-東盟合作始終保持強勁勢頭,已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雙方在貿易投資、互聯互通、可持續發展、公共衛生等領域的合作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社會發展與民生改善。
史忠俊說,中國作為APEC的重要成員,為促進區域合作與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等構想已得到地區國家特別是東盟國家的積極響應。期待中方同APEC其他成員密切合作,堅持團結一致,保持亞太合作勢頭,為地區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更好造福地區人民。
在此次APEC曼谷會議舉行前,第25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于本月11日在柬埔寨金邊舉行。會議期間,雙方宣布確定2023年為“中國東盟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合作年”,并發布《中國-東盟糧食安全合作的聯合聲明》。
在史忠俊看來,農業是中國與東盟未來合作的重點之一。他表示,東盟與中國山水相連,農業發展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迄今為止,中國已與東盟國家簽署30多項農業合作雙邊協議,實施了200多個技術交流項目。
史忠俊透露,當前至明年全年,作為政府間國際組織的中國—東盟中心將與中國農業農村部、東盟各國農業主管部門共同舉辦系列活動,包括推介東盟國家和中國農產品、中國—東盟農業綠色發展合作研討會等。
除農業領域外,史忠俊認為,綠色經濟、數字經濟、公共衛生與藍色經濟也將成為中國與東盟的合作重點。在綠色經濟領域,可持續發展在2021年和2022年均成為中國—東盟合作的主題,雙方在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方面合作密切,積極致力于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第25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通過的《關于加強中國-東盟共同的可持續發展聯合聲明》必將推動雙方在該領域的合作。
史忠俊說,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正規劃建設的“數字中國”與許多東盟國家的類似規劃不謀而合,這為雙方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巨大潛力,并將有助于推動后疫情時代的地區經濟復蘇;在公共衛生領域,東盟與中國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一步可以著眼于開展包括建設區域疫苗生產和配送中心、完善衛生基礎設施等更廣泛領域的公共衛生合作;而在藍色經濟方面,擁有豐富沿海和海洋環境資源的東盟可以與中國在港口經濟、海上運輸、海洋漁業、海洋環境保護等領域開展更多互利合作,繼續推動中國—東盟藍色經濟伙伴關系建設。
“在國際地區形勢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的情況下,得益于經貿合作的蓬勃發展,東盟與中國關系保持穩定持續發展,成為本地區乃至世界的穩定器、壓艙石和推進器”,史忠俊說,加強包括上述五方面在內的各領域合作,將確保中國和東盟的經濟實現可持續增長,并為地區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合作不斷取得豐碩成果,也源于區域合作平臺的完善與合作機制的創新。今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實施;第25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正式啟動。它們都將為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往來注入新動力。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達4.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2 %,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5.1%。
史忠俊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10年以來,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穩步推進,中國與東盟合作進一步深化。中國連續13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自2020年起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在1.0和2.0版本的中國—東盟自貿協定中,東盟國家與中國互相開放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貿易。截至目前,已有7000多種商品享受零關稅待遇。
史忠俊說,東盟與中國已進入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東盟自貿區再升級的條件成熟、基礎堅實。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將聚焦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和產業合作,其中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是值得特別關注的新合作領域。“相信3.0版本升級完成后,中國-東盟自貿區內的國際合作將更加務實高效,國際生產要素跨境流動更加頻繁,自貿區紅利進一步提升,雙方經貿關系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