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4月17日,“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參與國際多邊合作的回顧與展望”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論壇以“加強全球治理,實現互利共贏”為主題,由中國聯合國協會和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共同主辦。來自中國外交部、商務部等政府部門、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外國駐華使館、非政府組織、高校智庫以及媒體代表等約200多人出席會議。中國—東盟中心應邀與會。
北京大學林建華校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關鍵在人才,基礎支撐在學科建設與學術研究。他介紹了近年來北京大學積極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大力推動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所做工作。表示2018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北京大學成立120周年,北京大學將繼續努力培養優秀人才,愿與各方加強合作,不斷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做出更多貢獻。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吳海龍會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參與國際多邊合作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而逐步深入的。他回顧了中國參與國際多邊合作所取得的成就,表示40年來,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為全球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動力,為國際治理體系建設貢獻了中國方案。當前,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不斷涌現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每個國家理性思考、理智應對。希望與會代表通過此次論壇開拓思路、坦誠交流、建言獻策、凝聚共識。
外交部張越大使表示,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一直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與自身地位相匹配的建設性作用,為推動國際體系向更加公平、合理、包容、普惠的方向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將繼續堅定支持多邊主義,支持聯合國發揮積極和更大的作用,以更加積極和更具建設性的姿態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弘揚公平正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米納·穆罕默德在視頻致辭中指出,當今世界面臨著很多超越國界的挑戰,應對貧困、饑餓、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需要更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她表示,中國在減貧方面對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對推進全球互聯互通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助于讓更多人分享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成果。
與會代表圍繞“國際格局演變和中國參與國際多邊合作的成就、經驗及面臨的挑戰”、“構建互利共贏的全球治理新格局和中國的作用”等議題,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中國—東盟中心綜合協調部主任黃英在會議發言中表示,中國—東盟合作是中國對外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回顧了中國—東盟關系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介紹了中國—東盟中心發展歷程及為推動相關領域務實合作所做的主要工作。表示中心將以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5周年和中國—東盟創新年為契機,與中國和東盟社會各界攜手共進,為共創中國—東盟關系美好未來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