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集中營”
然而,在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鄭宇潔看來,上述的那些擔憂是多余的,“新加坡金融中心樓市潛力依然較大,這與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很大的關系,如今,新加坡政府計劃將現有的金融區擴大,以吸引外商投資、旅客以及人才。濱海灣金融中心將成為金融和商業活動的脈絡,當地的房價、租金上漲的速度較快。潛能將非??捎^?!编嵱顫嵵赋觥?/p>
當然,巴克萊集團退租新加坡寫字樓主要是為了降低公司運營成本,但是如同巴克萊這樣的集團在選址時,也必須考慮到周圍的地域條件。
“準確地說,它不可能搬到很偏僻的郊區,必須在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金融中心。”一位房地產開發商告訴記者。
該開發商對記者表示,“我們不擔心豪宅賣不出去,因為這里聚集了很多世界級的富豪,并且還在吸引著全球其他富豪和精英們來到這里。”
這樣的說法并不是信口開河。記者了解到,曾經Facebook的聯合創始人愛德華多·薩維林為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而放棄了他的美國國籍,因為他更愿意住在這個島國,在這里投資,同時開著他的賓利車四處兜風。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內森·丁克勒去年也選擇將家安在了新加坡。在這之前,印度電信業巨頭之一布蓬德拉·庫瑪·穆迪在2011年就得到了新加坡國籍,新西蘭的億萬富豪理查德·錢德勒于2008年搬來這里,著名的美國投資家吉姆·羅杰斯則在2007年舉家移民新加坡。
總體來看,新加坡居民中百萬富豪的比例比全球其他任何地方都要高。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的數據,2011年,新加坡收入達百萬美元的家庭總計18.8萬戶——在新加坡全部家庭中所占比例略高于17%。這意味著,每六戶家庭中就有一戶的可自由支配財富達到至少100萬美元,這其中不包括房地產、企業和奢侈品。如果把房地產包括在內,鑒于新加坡位居全球最昂貴房地產市場之列,那么這個數字還會更高。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與國際發展教授丹尼·柯爾更是計算得出,全球經濟重心(根據全球700多個地方的平均收入計算得出)在過去30年間已經東移,從跨大西洋軸心,轉向了阿拉伯半島附近。如果目前的增長趨勢能夠持續下去,那么再過30年,這個中心將轉移到印度和中國之間的某地——大概就是新加坡。這意味著,新加坡作為全球經濟中心的潛力甚至可能尚未完全發掘出來,在投資者眼里,獅城的樓市依舊存在很大的投資價值。
原題:投資獅城金融區?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