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支點
????每一次廣西重新定位,就是再一次出發,給廣西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和無限的活力。
????10年前,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廣西,廣西成為中國對接東盟的重要窗口,從邊陲一躍到樞紐。
????隨著中國-東盟博覽會年年成功舉辦,廣西原有的區位優勢更為顯現: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聯結粵港澳與西部地區的重要通道。如今,廣西又有了一個全新的定位——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
????多區域合作的交匯點
????建立新的戰略支點是深化中國西南、中南地區與東盟開放合作的戰略需要,也是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選擇。10年來,在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推動下,廣西更多地參與國際國內區域合作,成為多區域合作的一個重要交匯點。
????目前,廣西與東盟在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正全面展開,“南寧渠道”不斷拓寬,以東盟為重點的沿海、沿邊、內陸全方位開放合作格局也初步形成。近年來,隨著南(寧)新(加坡)走廊日益暢通、北部灣港口發展提速、連接東盟航線不斷增多,廣西逐步成為中國與東盟間的海陸空交通樞紐。
????目前,在博覽會的帶動下,廣西與東盟的經濟園區建設也迅速發展。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成為中國與馬來西亞兩國政府合作的首個產業園區,與馬中關丹產業園區開創了“兩國雙園”國際合作新模式。首屆博覽會后,廣西加入了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通過博覽會,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等新的次區域經濟合作也得到有關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組織的認同,正在從共識走向實踐。?
????對外開放的新支點
????2003年,中國與東盟建立了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雙方合作進入了“快車道”。依托博覽會所形成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廣西的對外開放水平和層次顯著提升。
????博覽會舉辦前的2003年,廣西進出口總值為31.9億美元,其中與東盟的貿易額僅為8.26億美元。2010年廣西與東盟雙邊貿易進出口為65.2億美元,增幅達31.8%。而到2012年,已經增加到120.49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近16倍。中國連續4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也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
????中國-東盟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期間,中國與東盟共舉辦200多個高層次會議及交流活動。在會議及交流活動中雙方通過了《南寧共識》、《南寧聯合宣言》、《南寧倡議》等一系列會議文件,形成了中國-東盟“南寧渠道”。目前,半數東盟國家在南寧設立了總領事館,東盟10國、日本、韓國商務聯絡部建成使用,近45個國家和地區企業到南寧投資興業。
????在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品牌效應”、“帶動效應”、“輻射效應”下,南寧以及廣西其他各市的城市建設、交通、會展、賓館接待、旅游、翻譯服務、金融服務等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廣西在構建中國-東盟海陸空交通樞紐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廣西已開通了到東盟國家12條空中航線,幾乎涵蓋全部東盟國家。陸路交通方面,2012年12月,欽州至崇左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這條路的建成將有力加強中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與東南亞國家,以及“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緊密聯系。2012年8月,南寧至越南河內的直達國際道路運輸線路正式開通;同年12月,廣西德保至靖西鐵路開通運營,構成廣西向東盟的另一條國際通道。海運方面,廣西北部灣港與新加坡萬邦航運公司、泰國RCL宏海箱運公司、柬埔寨西哈努克港、新加坡裕廊港等簽訂了合作協議或締結友好港。
????廣西和南寧正依托博覽會平臺逐漸成為中國-東盟金融交匯地。幾年來,國內外金融企業相繼落戶廣西,招商、光大、浦發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先后在南寧設立分行;香港南洋商業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越南西貢商業銀行等外資銀行也自發進駐南寧。2011年底,廣西北部灣銀行中國-東盟跨境貨幣業務中心成立,為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商業銀行、廣西和東盟各國的客戶在國際經濟金融往來過程中,提供全面的人民幣和東盟國家貨幣結算、銀行間清算和相關配套服務。
????中國-東盟博覽會未來10年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就是要進一步發揮平臺作用,服務好新戰略支點建設。而廣西成為中國向南開放的新支點,也需要繼續建設好中國-東盟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這個平臺,以及更多類似的合作平臺和合作機制,讓廣西這個連接多區域的國際大通道、交流大橋梁、合作大平臺功能得到更大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