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8月27日電(記者 林艷華)廣西科技廳27日透露,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將在9月3日召開的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式上,在中國和東盟各國領導人見證下揭牌成立。這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家面向東盟的國家級技術轉移機構。
在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中國和東盟十國的科技部部長出席中國—東盟科技部長會議,共同啟動“中國—東盟科技伙伴計劃”,并發起成立“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目前,該中心已正式落戶廣西,將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平臺,加速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科技交流與合作。
廣西科技廳副廳長周文能當天在此間介紹,首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將于9月3至6日在南寧舉行,這是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的年度標志性活動,旨在推動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建設,為中國及東盟企業機構搭建溝通交流平臺,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先進適用技術的轉移,推動中國與東盟各國創新區域一體化加快發展。
周文能介紹,屆時,中國和泰國、印尼、老撾、緬甸、柬埔寨、越南等國家的科技部長、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代表和專家學者參會,與會代表將就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的環境與舉措、機遇與訴求、機制與模式發表演講,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將與東盟國家的有關技術轉移機構簽署加入中國—東盟技術轉移協作網絡的合作協議,一批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技術合作項目將進行簽約。同時,還將舉辦中國—東盟國家科技創新合作研討會、第一屆中國—東盟空間信息技術應用培訓班,中國—東盟技術對接洽談會等。
已成功舉辦九屆的先進技術展,今年將有中國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中國農科院、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以及來自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東盟國家的企業和機構參展,重點展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光伏電站監控系統”等一批先進技術項目,以及在東盟國家建設農業技術示范園區的合作成果。
目前,中國與東盟各國已圍繞農業、生物、食品、能源、傳統醫藥、醫療、遙感、地震、海洋等領域實施超過1000個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