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曼谷11月20日電 (記者 孫廣勇)應泰國政府邀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于11月20日至21日對泰國進行正式訪問。中國駐泰國大使管木近日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訪是中國國務院總理11年來首次訪泰,也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后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動,對促進中泰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管木介紹,訪問期間,溫總理將會見普密蓬國王,同英拉總理舉行會談,會見樞密院主席炳·廷素拉暖上將及部分樞密院大臣,就雙邊關系和雙方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此外,中泰兩國總理還將共同出席曼谷中國文化中心揭牌儀式,共敘“中泰一家親”的傳統友誼。訪問期間,兩國政府部門和企業還將簽署多份合作協議。
管木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在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亞洲地區的發展備受矚目。隨著2015年東盟一體化日益臨近,地區合作步伐加快,中國與泰國以及東盟的關系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作為友好鄰邦,我們高興地看到泰國政治保持穩定,經濟較快增長,社會祥和有序,人民幸福安康。中泰兩國地緣相近、文化相通、血緣相親,是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好親戚。兩國友誼基礎深厚,民間往來源遠流長。
管木表示,兩國建交37年來,雙方各領域合作發展迅速,中泰兩國關系成為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和睦相處、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典范。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高層交往頻繁。建交以來,中國歷屆國家領導人均曾訪問過泰國;泰國王室成員先后多次訪華,歷屆政府、議會、軍隊領導人也都對中國進行了訪問。兩國高層像“走親戚”一樣常來常往,為雙邊關系持續、全面、深入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二、雙邊合作機制健全。雙方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續簽第二份中泰戰略性合作共同行動計劃,兩國關系邁入新的歷史時期。除原有的副總理級的經貿聯委會機制,以及科技聯委會、防務安全磋商、領事磋商、地方合作等機制,雙方還將外交磋商升級為副總理級的戰略對話。雙方確定的高鐵、水資源、清潔能源和教育四大重點領域合作進展順利,各類合作機制呈現出高級別、寬領域、深層次的良好態勢。
三、經貿合作碩果累累。中國是泰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泰國是中國在東盟中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今年1至10月,雙邊貿易額高達572.7億美元,雙方確定了雙邊貿易2015年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
四、人文合作異彩紛呈。除曼谷中國文化中心即將揭牌并投入使用外,“歡樂春節”文化周、“中泰一家親”音樂會等精品文化項目受到兩國人民廣泛歡迎。中國已在泰開設孔子學院12所、孔子課堂11所,有超過80萬泰國人學習漢語,各自在對方國家的留學生均已超過1萬人。2012年1至10月,到泰國旅游的中國游客已突破200萬。
五、地區合作成果豐碩。泰國是第一個與中國建立戰略性合作關系,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中率先實現蔬果貿易早期收獲,第一個同中國開展武裝部隊聯合訓練的東盟國家。今年7月,泰國接任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這將為中國—東盟關系健康發展、東盟一體化建設以及地區合作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管木說,回顧過去,兩國全方位、高水平、寬領域、深層次的合作,為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潤。展望未來,兩國關系發展前景廣闊,合作潛力巨大。不久前,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成功召開,剛剛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中方愿與泰方抓緊機遇,做好戰略對接,深化務實合作,惠及兩國人民。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泰關系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也必將為本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