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中國與東盟的經貿來往主要集中于老成員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與東盟新成員國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的合作分量有限。據此有人認為,今后中國擴大對東盟的經貿關系仍然重在老成員國。筆者認為,這種認識有失偏頗。
東盟新成員國是20世紀90年代相繼加入東盟的。早在80年代末,越老柬緬4國被世界銀行列為亞太地區新經濟增長區,屬于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然而,成為東盟新成員國以來,尤其是進入本世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以來,新4國經濟發展迅速,對外經貿關系越來越活躍。例如,今年1-4月,中國與老撾雙邊貿易額達到5.57億美元,同比增長17.4%,截至目前,中國對老撾投資額位居外國在老撾投資的第三名,超過33億美元,投資項目已達到742個。中緬方面,2011/2012財年,緬中貿易額達到50.01億美元,中國已成為緬甸第一大貿易伙伴。2011年,中柬雙邊貿易額為24.99億美元,同比增長73.5%。近年來越南與中國的貿易也穩定增長。
從新4國與廣西的關系來說,越南已多年成為廣西在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廣西與緬甸雙邊貿易額由2003年的97萬美元迅速擴張到2011年的5619萬美元,9年間增長近57倍。前不久,在仰光舉行的廣西-緬甸投資貿易洽談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廣西與緬甸共簽訂22個合作項目,總金額達2.92億美元。廣西與老撾、柬埔寨的經貿關系近年也出現較快發展。
未來中國與東盟新4國合作前景更加廣闊。今年初,老撾政府官員向媒體透露,未來5年,老撾出口總額預計將達34.8億美元。其中以加工、礦產和電力產品為主,這些產品將在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亮相。今年早些時候,胡錦濤主席在金邊會見柬埔寨首相洪森時,雙方一致同意擴大各領域互利合作,到2017年實現兩國貿易額翻一番,達到50億美元。
中國與新4國是近鄰,加強中國與東盟新成員合作具有諸多有利因素,雙方可拓展的合作范圍廣闊,包括商品貿易、服務貿易、及投資合作等,新4國農林資源豐富,農業、旅游、能源等的合作前景更廣闊。
按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協議的規定,2015年中國與東盟新成員國實行零關稅。作為中國企業,必須把握好這一時間表,在繼續保持和發展與東盟老成員國合作關系的同時,做好與東盟新4國經貿合作的未來規劃,利用好自貿區的優惠政策,積極主動地加強與東盟新4國的合作。
在與東盟新成員國合作方面,作為中國-東盟的前沿,廣西加強與新4國的合作具有有利條件。例如,廣西具有“邊”的優勢,做好“邊”的文章,利用與越南合作的經驗和基礎,通過越南向東盟其他新3國擴大開放合作,逐年擴大廣西與老撾、緬甸、柬埔寨的雙邊貿易。加大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力度,尤其是利用廣西農業技術優勢,及新4國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拓展廣西與新四國的農業投資合作、農產品貿易、加工和農業科技合作等。
總之,我們在戰略上應該既要繼續與東盟的老成員國加強合作,又要瞄準東盟新成員國在未來發展中的巨大潛力,做好與這些國家長遠合作的打算。(王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