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西頻道10月25日電 題: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處于初級階段 需多角度協調推進
????新華社記者 閆祥嶺 譚喆
????隨著中國-東盟經貿、投資往來日益密切,雙方金融合作愈發受到重視。在南寧參加第三屆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的金融界人士認為,雙方金融合作已由過去的單一國際結算業務向信貸類、代理類、投資類等多元化方向發展,但區域內國家間金融市場發育程度高低不一,雙邊或多邊金融合作的緊密程度和活躍程度差別較大,金融合作仍處于初級階段。
????在中國與東盟互為重要貿易伙伴的直接影響下,目前東盟10國已在中國設立30多家銀行機構,中資金融機構在東盟國家也設立了11家分支機構。
????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姜洋介紹,目前中國已經與印尼、老撾、新加坡、越南、泰國等5國簽署了監管合作備忘錄。東盟國家還是中國境內公司境外上市的區域之一,已有4家公司在新加坡上市。
????相較于規模日益擴大的雙方經貿及投資領域合作,基于區域內金融合作主要依賴政府間推動、金融監管標準不同等制約性因素存在,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金融合作呈現滯后性。
????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表示,區域內官方主導和民間推動的良性金融合作模式尚未建成,且各個國家金融發展程度不同,金融體系不同,甚至使用的會計準則不同,加大了合作的難度。
????此外,區域內國家傳統上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本幣參與的比例較低,在國際金融動蕩的情況下,各種貨幣結算成本增加,而且容易造成利率損失。
????柬埔寨聯合商業銀行首席執行官任瑞生告訴記者,在柬埔寨大概只有10%的交易是以人民幣來計算的,大多數是以美元計算。
????金融合作開放程度不高,已經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經貿關系持續增長的制約因素。“金融合作對區域內貿易發展的支持作用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
????專家認為,改善目前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現狀,應主要在金融穩定合作、金融市場深化合作以及貨幣合作等多個領域著手。
????據連平介紹,金融穩定合作包括早期預警和相互救援;深化合作指放寬金融領域的限制,通過相互開放逐步形成穩定的、多層次的自由便利的機制,進而實現區域內金融市場的一體化;貨幣合作是指各國共同實施匯率穩定計劃,從而保持區域內貨幣匯率的穩定。
????貨幣合作被很多金融界人士重視,尤其是目前逐步推廣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金琦建議應推進雙邊本幣結算以及完善區域貨幣互換機制,積極推動人民幣與東盟貨幣在雙方銀行間外匯市場掛牌交易,建立銀行間本幣清算合作機制,推進雙邊本幣結算業務發展。
????深入推進貨幣合作顯然為區域內貿易企業尤其是處于孵化期的中小型貿易企業所期待。“對于中小型外貿企業來說,匯率的變動直接關系企業的經濟效益,乃至生死存亡,因而這些企業普遍對匯率問題感到憂心。”廣西金鑫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廣誠告訴記者,目前區域內的貨幣合作無疑降低了這種擔憂程度。
????當前,部分國家債務危機加劇,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對亞洲地區影響明顯,危機防范能力建設成為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金融合作深入發展的重要內容。
????金琦建議,應根據區域金融運行狀況并結合國際成功經驗,自主制定合作標準,同時加強“10+3”宏觀經濟研究室的交流與合作,盡早將其建設成為具有較強監督能力的國際組織。此外,積極推動區域內各國央行及金融機構的交流合作,加強區域內跨境資金流動統計監測建設工作,建立匯率、債務和償債能力早期預警系統,促進區域內資本安全有序,能更好地防范區域內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