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生活了幾年,對那里的水果懷念至深,榴蓮就是其中之一。
榴蓮原產(chǎn)于印尼。傳說公元18世紀(jì)時,暹羅(泰國舊稱)進攻緬甸,糧草缺乏,只好四處尋野果充饑,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一種碩大有刺的果實香甜可口?;貒螅勘压艘矌Щ?,由此榴蓮進入泰國。泰國目前每年出產(chǎn)80多萬噸榴蓮,占全球產(chǎn)量的60%。每年5月榴蓮大量出產(chǎn)的季節(jié),當(dāng)?shù)囟家e辦“世界榴蓮節(jié)”。
泰國有“一只榴蓮三只雞”之說。記者所住公寓的看門老人說,他早中晚都要吃,每次吃完榴蓮都會咳出痰來,感覺心肺清爽,好多年都不生病。泰國榴蓮并不便宜,一般每公斤果肉要六七十元人民幣。當(dāng)?shù)赜小傲裆彸觯郴\脫”的說法,意思是榴蓮下來后,女人甚至把衣服賣了也要買榴蓮吃。
榴蓮有幾十種以上,但只有名為“金枕頭”的品種適合外銷,因為其他榴蓮要等成熟后才可采摘,只有“金枕頭”可提前一周采摘,運輸過后正好成熟。泰國人把榴蓮當(dāng)菜吃,一般選擇較生的果實切成絲拌涼菜,或者像木瓜絲一樣做成沙拉。也有人用榴蓮煮雞湯喝。中秋節(jié)時,泰國朋友送的月餅大部分是榴蓮餡,可惜記者無福享受,感覺粘糊糊的,吃到肚里難以消化。榴蓮還有種吃法是用油炸,吃起來香脆可口,比薯片更勝一籌。在超市,這種榴蓮片裝在精美鐵盒里,100克就要賣人民幣十幾塊錢。不過,也有個別商家將南瓜和榴蓮混合后油炸,蒙混過關(guān),買時要當(dāng)心。
榴蓮好吃味難聞,很多人“聞”而卻步。泰國的公共交通工具和寫字樓、賓館等地,嚴(yán)禁帶榴蓮入內(nèi)。有的賓館發(fā)現(xiàn)客人帶榴蓮入內(nèi),要處以一天住宿費的罰款。因為泰國人對榴蓮又愛又怕,有位叫頌波的園藝家干脆通過嫁接方式培育出一種沒臭味的榴蓮,命名為“尖竹汶1號”。他的這項成果有人歡迎,也有人不以為然,因為“吃榴蓮要的就是這個臭味”。?